目前分類:08[引用]手工皂(雅虎舊文)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CP捲捲皂女秀....



cp捲捲皂成品....既像瑞士捲,也可做棒棒糖


 



圖1 黑疊白,白疊黑




圖2  頭尾切45度角


 



圖3 來個馬殺雞,皂很軟Q



圖4  中心點壓實,避免中心點成   空心


圖5  用點力道壓實捲下去...不然易開掉



圖5捲好,頭尾醜醜喔



圖6 動個小手術...切齊頭尾


 



圖7  完成...放大給您看,中心沒空心喔....也沒裂掉喔...成功


 


 


前幾天,有位學員問到小魚cp捲捲皂要怎麼做


mp捲捲皂小魚做了幾萬支糖果皂是有啦,cp捲皂感覺很厚工,可能難度較高,而小魚一直也堅持自然風格與實


用性,比較不注重皂華麗的外型,所以小魚的母乳皂沒有華麗的外觀,只有樸實的賣相,但大家放心,絶對天然,絶


不會增加皮膚的刺激與負擔...怎麼廣告起來....這就是每個人對皂的堅持....


 


也不知否年紀大了,昨天晚上該睡了,也睡不著,心想就來試做看看吧,小魚的cp捲捲皂處女秀圖解如上


也整理一下實作心得,希望也能幫到要閉門造車的皂友和學員們


 


MENO:


 



1做捲捲皂要軟 ,建議硬度勿超過130,  不然捲時易破裂 



2先做分層皂   ,分層線要做點整齊一點,小魚昨天做2條,其中一條分層:  白/粉紅/白/綠  4色.因為入模太快,所以分層線有些地方不平整...恨...


另一條就白/咖啡各一半....


皂液要量好克數,才入模,這樣每一個顏色分層才平均






3隔天24小時左右脫模後 , 利用線刀片下薄薄的皂片 ---  慢慢滑過去,每片約



 2-3MM...


這個也是要看個人的技術,有個小重點,如果您片得頭尾厚度不一,記得厚的要與薄的那端相疊,這樣捲起來才不會左右二頭直徑大小不一,但要片得薄才是技術,還要多練習啦






4片好二片皂要馬上捲  不然乾掉就會不好結合,二條顏色相反重疊如上圖 1  捲起來就完成


 


另一個小重點,就是重疊的頭尾,小魚都會切45度角,以避免捲心有太大的小空心







 



5 捲的時候用一點力道,先幫相疊的2條皂做點馬殺雞,讓二條皂條,增加延展度,順便壓合它們,捲出來的皂才會黏在一起  ,這樣應該就沒問題了,再把二側不整的皂邊切齊,如圖6



6捲皂切下來的皂邊,收集起來,下次喇皂時可以丟進去,這樣皂皂又有另一種風格唷~



完成囉.....這是自己關起門來的閉門造車板,要做得漂亮,或者要明確的配方或片皂


片的薄,可能還是要去繳學費報名學捲捲皂啦...

Q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手工皂的一些疑問(感謝手工皂達人xiaotwo的答覆)



問題一:打皂用打蛋器跟用手打差別在哪?


xiaotwo答覆:用打蛋器與手打的差別在手打的比較扎實,機器打的空氣較多,手打的皂只要時間夠長TRACE後入模,會發現皂比較耐用且質感超棒,機器就省時間多了,約莫半個小時就可以入模了,但相對會比較快洗完。折衷方式就是前五分鐘手打,接下來用機器打五分鐘,然後用手打將空氣打出來,然後再用機器打五分鐘,最後用手打到TRACE後入模,這是目前實驗出來又快又扎實的方法喔!


問題二:為何要控制油跟鹼液的溫度?


xiaotwo答覆:為何鹼液與油要同溫度,從國內做皂者到國外的教學都一直強調這點,同溫度的油及鹼液在起作用會比較同步,當然溫度越高化學變化越快這是所有物理老師都有敎,因為製作冷製皂就必須控制溫度在60度以下,鹼液與油混合後,溫度還會在升高,所以40度的情況可以有效控制在60以下。超過六十度的皂基本上有些有效成分會流失,因此考量上會比較建議在四十度左右。況且油與水天生就不會溶解在一起,所以鹼液在添加入油的時候要慢,攪拌要快就是要讓強鹼一入油後,讓遊離油酸先行變成皂後,破壞掉油與水的隔膜,讓更多的鹼液與油酸碰撞,所以才要拼命攪拌。另外為何不能隨便什麼溫度都可以?因為通常鹼液溫度一定會飆高,在尚未降溫的時候也還有九十多度,等到較沒蒸氣的時候,也差不多六十度,入油了之後因為起變化所以溫度又上升,造成整體油溫可能超過七八十度,這時候皂化速度太快,可能不到五分鐘就已經糊掉了,對新手而言會措手不及,但對皂來說,這已經算是熱製法的臨界點了,皂裡頭的有效成分大概也煮熟了,這就不算是冷製皂了。


做皂怕降溫很麻煩的話,可以先量鹼與水混合好攪拌均勻,然後放進冰水裡降溫,接著在處理硬油(會結塊的),融化完後再與軟油混合,這時油溫大約在40-50度左右,放著先不管,再來看鹼液,這時候應該降到60左右,再放些冰塊稍待約五分鐘左右,等他降到43度左右,就可以拿起來,這時油溫應該只降約1-2度左右,換油鍋下去降溫,等到油溫到40,鹼液應該也在40了,這時就可以進行混合了!這樣一個人也忙的過來,也比較不會浪費太多等待的時間,你可以試試喔!


問題三:用橄欖油做成的皂,不是容易軟掉又不容易起泡嗎?為何大家還是很喜歡用馬賽皂?


xiaotwo答覆:橄欖油皂不見得會讓您有感覺喔,健康的皮膚對於溫和潤澤的油品真的沒感覺,但對於受傷及敏感的肌膚來說,差異性是有的,橄欖油皂遇到水軟化的比一般的皂要快是一定的,所以這種皂是挑人用的,很多人都喜歡泡泡多又耐洗,唯獨這種橄欖皂就是不耐洗又沒啥泡泡,所以是習慣的問題,這種皂的好處就是溫和而已,所以很多人都只看到不好用的地方,其實它的好處就是讓您溫和到覺得它沒有用處,可日子久了,皮膚都健康了,才知道它的好!

Q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手工皂達人xiaotwo 的文章


起黃色斑點和臭油味,這是很多做皂人心中的大疑問,累積大家的問題綜合一些答案,應該可以來討論看看。


1.做皂期間--首先發生的會是油品設計,綜合一些人的經驗是葵花油、芥花油、部分的橄欖油、葡萄籽油等等的油,在製作好成品後產生黃斑及酸化的機率較高,但個人我在製作過程中,發生的機率比較小,也發現一些自己的經驗,如:油從開封後第一次使用都沒問題,第二次以後很可能是因為油瓶口殘留的油接觸空氣而產生質變,在加入做皂過程當中,引發的連串反應,另外油品本身的品質也會讓香皂在完成後較容易產生變化。 另外在做皂過程中,空氣濕度也有很大的因素,雨季製作產生酸化的機率也很高,這點在保溫過程中,表面形成水珠可以了解。


2.使用的水--有人也因為用水的關係,產生香皂每次做每次出現黃斑,在國外文獻裡,使用蒸餾水及雨水是做香皂書本裡的大宗,雖然並沒有硬性規定,我想應該對於酸化的經驗累積的吧! 個人使用過除濕機的水,曾經也產生過相同的答案,因為蒸餾的水沒問題,但除溼機裡頭濾網及容器產生的微生物及髒污,讓那一時期的香皂整批整批的酸敗,另外早期還使用生理食鹽水、醫療用的純水,再那一時期的皂都沒有發生酸敗問題。


3.曬皂過程--曬皂過程裡,對於溼度的問題要非常小心,我們曾試過將一個衣櫥清空後,放台除濕機24小時除濕,硬得很快也沒酸敗問題,一般在曬皂過程,遇到下雨表面產生細小水珠,很多人都較不在意,面紙擦一擦就算,或是不擦直接烘乾,但是很有可能會因為水珠造成油質提早酸敗呢!


4.保存過程--保存過程裡,很多人建議是不要包裝,裸曬可以繼續皂化也可散發水分,但是台灣濕氣重,就很容易就因為濕氣而造成表面酸化,就有一位皂友住在新竹靠海邊,他的皂再怎麼曬都潮濕,還酸敗的特快,(這塊皂是一起做的唷)除濕機的除濕功能應該有差吧!


綜合以上的答案應該對您有幫助,不過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酸敗因素,就是攪拌。有很多人用手攪拌,雖然很環保,不過每一個人攪拌速度不一,國外是用大湯匙緩慢攪和,前五分鐘連續攪拌,之後每三十分鐘,休息個十分鐘,人家一樣可以成皂,不過要注意國外的溼度不像海島型氣候的台灣喔,因此才會建議只要充分攪拌,或是用小百靈及手攪拌相互搭配,才能讓油分子與氫氧化鈉充分混合,油的游離分子才不會因沒有充分混合而種下酸敗的潛在因素。

Q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不少皂友都非常反對使用皂基,


其中反對的理由真的很多,


但皂基到底是什麼東西,


可能連那些反對者都搞不清楚,


只知道他"不天然""有防腐劑""含有酒精".....等


洗感不佳也是其中一項反對的要素.


 


我們先來看看皂基的製作過程.


皂基的初步過程和冷製皂是一樣的,


只是在製作皂基時必需達到100%皂化,


所以不可以超脂.


等油鹼達到TRACE後,才是與冷製法不同的開始,


將TRACE的皂液加熱到變成半透明狀,


然後加入大量的甘油以及酒精.


等到皂液糊化後開始保溫至少2小時,


之後取一點糊化的皂液測試是否透明狀及是否可以固化,


確認後入模,待完全固化後脫模晾皂.


晾皂時會越變越透明.


製作皂基最重要的技術,不是在於冷製打皂期,


而是在於加入的酒精及甘油的份量.


酒精量不夠,則透明度不足.


甘油量太高,則會變的過軟.


至於這個比例問題,一般我們打皂者很難去拿捏.


所以絕大多數都是購買現成皂基來使用.


Nina自己也有試過,但失敗了,因為甘油加太多,


整團像鼻涕,無法成形.


 


好了,這裡開始解答一些反對者的問題,


這個部份完全沒有打算引發筆戰,


所以如果有人的回覆會造成筆戰,Nina將不予回應或刪除.


1.不天然


剛剛提到了皂基的製作方式,老實說Nina不懂所謂的不天然在何處.


因為是由冷製法加工而成的,所以如果說他是不天然這個部份,是不攻自破.


2.含有防腐劑


前面在製程中,Nina也完全沒有提到有加防腐劑這項吧,當然化工廠出品的Nina不敢保證.


但自己製作的皂基保存期大約可以維持1~3年的情況,也不太需要防腐劑這項產物.


3.含有酒精


有的人說因為含有酒精,所以不天然,但酒精本身就是自然界的產物之一,


不然我們如何去釀酒呢?


而且水果在樹上熟了沒有採收,久了之後自然會發酵成酒,


所以如果說有酒精就是不天然,這一點Nina更是無法苟同.


再者,製作時需要加熱,而且溫度很高,加熱時間又需要1個小時以上,


之後又需要晾皂2星期左右,其中的酒精成份,老實說已經揮發掉了,


就算是再製時使用酒精去泡,老實說那個用量真的也很少.


(使用酒精去泡則是看製作者,也有不使用酒精的去泡法)


我們可以試試看,以同等量的酒精噴在紙上,需要多久的時間揮發,


而且皂基溶成的皂液並不是一入模馬上凝固,


還需要至少2小時的時間才會完全凝固的情況下,


相信酒精也早已揮發光了.


(如果放入冰箱加速固化則是例外,但也必需等至少30分鐘,待皂液冷卻到一個程度後才能放入冰箱)


因此含有酒精這一項也已經不攻自破.


當然一些對於酒精很敏感的朋友,為了安全起見,我們當然會不建議使用.


4.洗感不佳


相信有在Nina這個部落格中爬文的朋友一定都知道,


Nina在很早之前就已經發表過如何去除皂基洗感不佳的問題.


這裡就不多寫了,請各位有興趣的朋友自行去爬文.



 


綜合上述.


Nina其實並不反對使用皂基.


因為就算是冷製皂的製作皂友,


有時為了造型上的需要,也是一樣會使用到皂基的.


Nina會反對大家去購買皂基製成的皂,其中原因很簡單,


那就是在於單價.


一塊1kg的皂基,市面零售價約新台幣100-180元之間.至於批發價,大約新台幣50-80元甚至更低.


而1kg的皂基,至少可以製作10塊100g的皂.


如果再加上超脂及精油等,成本價大約落在15-30元(以零售價計算)


而那些不良商人,把這些皂基皂以高價販售(Nina看過最離譜的,一塊賣到3XX元,請不要問是什麼牌子,因為Nina自己也忘了)這才是Nina反對的理由與動機.


有好洗感又有功能的皂基製作皂不是不存在,因為Nina也可以製作的出來.


只是市場上的不肖商人常欺負消費者不懂,而以高價販售這種低成本的皂,


Nina也只好不時的提醒大家,不要上當.


並不是說皂基不好或皂基有問題,


而是您可以用同樣的價格,買到更優質的皂.


所以也請大家不要再有品牌的迷思.


而是要選擇一塊真正適合自己的好皂才是真的.


 


 


皂基詳細製作過程請見此(點入後在畫面左邊有一個透明皂基做法)


http://lisa-web.myweb.hinet.net/new_page_7.htm

Q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有初學者詢問Nina,為什麼做出來的手工皂會散掉....


這個部份...Nina做初學者時也有這方面的經驗...


就像這張圖一樣..



 


這個部份有二個可能性,1.有可能是皂化不完全,2.保溫不夠.


以皂化不完全的角度來看.


也就是有可能你在打皂時,溫度不夠,然後未打到真正TRACE,然後因為手很酸就入模.


而在這種狀況之下,會變成二種情況.


1.皂體脫模後整個散掉.


2.分成二層,上面一層油,下面感覺上有皂.


如果是遇到1這種狀況,這個還救得回來,


救的方式也不難,就是把皂全都切成小塊,加水,然後隔水加熱把他們溶掉後重新入模,


當然重新入模後也要保溫至少24小時.這樣就可以把皂救回來了.


至於2的狀況,這就不建議救回來了..因為很難再溶合,


所以那一鍋皂就只有當垃圾丟了.


 


而保溫不夠的部份來說,


以Nina初學冷製皂時,都會很想要看看,保溫後會長成什麼樣子..


然後三不五時的就把保溫箱(袋)或棉被等保溫用品打開來看一看..


就是這一個小動作,結果做出來的皂,上面會有一層厚薄不一的白粉狀,


再不然就像這張圖片一樣,皂體整個散掉.


這個就很明顯是失溫所造成的,


所以在保溫期間,千萬千萬記住,不要因為好奇而打開來看.


 


很多人又說,可是我按照書上說的,保溫24小時後脫模切塊,


可是皂還是一樣會有一層白白的..


這個部份,一開始真的讓Nina很頭痛,


一直到最近Nina找到了答案.


那就是降溫太快的結果.


其實,皂保溫24小時後,常常都還是有溫度的,並沒有回到室溫.


如果在這個時候就脫模切塊,雖然是保溫時間夠,但是切塊後外層常常會有白粉.


但是如果讓皂在保溫的情況之下,慢慢的回到室溫,


就算是切塊也都不會出現白粉.


 


簡單一點來說,你今天用保溫瓶帶了一瓶熱水出去,雖然保溫瓶的保溫時間只有8小時,


但8小時後,你的熱水還是一樣是有溫度的,只是溫度會下降一些..


之後要等到熱水全都變冷水,至少要化12小時以上.


 


皂也是一樣的道理,保溫24小時後,皂其實還是有溫度,


而這個溫度至少還需要24小時才會降到和室溫一樣..(Nina遇過最久的花了48小時才降至室溫)


也就是說,要把保溫的時間拉長,而在24小時後,是可以打開來確認一下皂的狀況.


之後再把皂放回保溫的狀態,直到整個溫度都完全的回到室溫才行.


 


這時又會有人說,有的手工皂老師說,等24小時後,就可以先開個小縫,讓溫度降的快一點,


這一招Nina也有試過,


結果就是離小縫較近的皂,很容易出現白粉.


所以是整個封閉降溫的方式,才是最安全的方式.


Nina會發現這個小撇步是因為.....


Nina有一次把保溫中的皂放到忘記,而包在那裡一個星期.


會忘記是因為那塊皂則是INS120左右的皂,如果24小時後就脫模切開,


會因為太軟不好切,所以Nina就想,讓他放久一點,等硬一點再切.


也就是因為這個事件,讓Nina發現了這個很重要的重點.


 


再來,就是在寒流來時,大家想說打乳皂,


因為乳皂不用保溫..


這個又是一個半對半錯的答案.


如果之前有看Nina這個部落格文章的朋友都知道,


乳皂在攝氏10度以上時,不保溫還可以,


但只要低於攝氏10度,一樣會失溫.


所以冬天打乳皂,一樣要注意保溫的問題,


不要只想乳皂會自行發熱,所以不用理他,


只要有這種觀念,那麼就算是乳皂也一樣會失敗的喔!


 


所以大家對於皂的失敗有沒有比較認識多一點了咧..


如果有的話.....


只要有空,可以再來打上一鍋冬天專用的保濕皂.


試試看Nina的這個方法,


或許你也會有不同的感動喔...

Q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湯圓媽已將手工皂愛用者比較重視的幾條訊息用咖啡色特別標註~~


 


何謂「皂」?


皂就是脂肪酸的金屬鹽,用於洗滌沐浴的有脂肪酸鈉與脂肪酸鉀;脂肪酸鈣與脂肪酸鎂常用於化妝品,其他脂肪酸的金屬鹽類多用於工業用途。


 


何謂「皂化反應」?


皂化反應就是「油脂加鹼生成皂與甘油」的化學反應,所用的鹼有氫氧化鈉()與碳酸鈉(),是手工皂常用的製 程,其中氫氧化物反應所需溫度較低,可以冷製法來製皂。


 


何謂「中和反應」?


中和反應是「脂肪酸加鹼生成皂」的酸鹼中和反應,脂肪酸的來源是從油脂分離甘油後取得,鹼則以氫氧化鈉為主,是工業化的製程,可免「鹽析」工序,快速完成製皂。


 


何謂手工皂的「冷製法」?


冷製法是利用皂化反應時產生的熱能提供皂化所需的起始溫度,而完成皂化反應的製程,因其可在常溫下製皂,而得以保有油脂中不耐高溫的有益成份,所以成為手工皂的主流製程,但完成皂化的時間長。


 


何謂皂的「熱製法」?


熱製法是為縮短皂化所需的時間,在行皂化反應或中和反應時提供所需熱源,以加速完成皂化,所需時間可大幅縮短至二小時左右。


 


何謂「皂化值」?


皂化值就是完全皂化一公克油脂所需的氫氧化鉀重量,數值越高時所生成的脂肪酸鉀越多,故洗淨力越強,因為油脂的皂化值會因天然環境差異而略有差異,所以製造手工皂時會減少用鹼量,以避免過量的鹼傷害肌膚並提高滋潤度;工業化製法卻會略增用 鹼量,以加速皂化,再以鹽析來移除鹼水。這些實際用鹼量與理論皂化值的百分比就以「皂化率」來統稱。


 


何謂「超脂」?


一般手工皂用以增加滋潤度與功能性的常用方法,法為在油鹼皂化成膠狀時加入油脂;操作時需注意油脂中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與抗氧化物質的多寡來決定用量並需考慮加入後整體皂化值不宜低於85%,以防酸敗發生。


 


何謂「碘值」?


油脂所含的脂肪酸有飽合度的差異,以碘來還原油脂中不飽和脂肪酸所需的量即為碘值,故碘值越高時油脂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越高,越易酸敗,作成的皂越軟,但其滋潤與調理肌膚的效果也越佳。


 


何謂「INS值」?


INS=皂化值*100-碘值」,用來預判油脂製成皂後的硬度,以160為最佳,但在120-170區間皆為理想範圍,故「 硬度=INS/160」;但此兩種數值用以預判手工皂的遇水糊化問題誤差較大。


 


何謂「硬皂」?


以氫氧化鈉所製作的皂,因其硬度大,可成塊狀皂,方便運輸儲存,故稱硬皂,亦稱鈉皂。


 



何謂「軟皂」?


以氫氧化鉀所製作的皂,為膏狀固體,性軟難以定型,故稱軟皂,亦稱鉀皂。


 


何謂「液皂」?


將皂加水稀釋成液體,以方便使用時,即稱液皂,但鈉皂較不易液化,故液皂製造以鉀皂為主。


 


何謂「真皂率」?


這是常用於液皂的名詞,用以預判清潔力,真皂=油脂量+鹼量,真皂率=真皂重/液皂總重,液皂的真皂率20%以上即 足供沐浴所需,最高約40%


 


何謂「增稠劑」?


液皂本身的黏稠度低,若非配合幕斯瓶,使用不便,因此需做增稠處理,所使用的物質即為增稠劑,有天然的無機鹽類(硼砂、氯化鉀等)與生物膠類(動、植物膠),合成的為石化類(高分子聚合物)。一般冷製法以採用無機鹽類增稠為宜。


 


油脂的成份有哪些?


油脂由不皂化物、脂肪酸、甘油等成分組成,會因種類而有很大的差異,但多以三脂肪酸甘油脂(即三酸甘油脂)為 主要成份,其中的脂肪酸有可食用的飽和的脂肪酸(荳蔻酸、月桂酸、棕櫚酸、硬脂酸等)與單元不飽和的脂肪酸(棕櫚油酸、油酸等)及多元不 飽和脂肪酸(亞麻油酸、次亞麻油酸等),不可食用的有含醇基的蓖麻油酸等;所含的不皂化物更複雜,但卻是賦予油脂特殊效用的重要物質。


 


手工皂中脂肪酸的特性?


荳蔻酸、月桂酸易溶於水,是起泡力與清潔力的主要來源;棕櫚酸、硬脂酸遇水不易溶化,是使用時維持硬度的主要來源,清潔力較溫和;棕櫚油酸與油酸是滋潤感的主要來源;亞麻油酸與次亞麻油酸是必需脂肪酸(人體無法自行合成),是調理肌膚的主要 成分;蓖麻油酸的軟化潤滑功能強。


 


手工皂用的鹼是天然的嗎?


最原始的皂是因天雨時火炬的高溫灰燼與油脂作用,而被人發現進而利用的,這灰燼就是氧化鉀,遇水則變成氫氧化鉀,與空氣接觸後會吸收二氧化碳而變成碳酸鉀,這些都是存在於自然界中的鹼;但現代的製皂用鹼主要是來自於海洋,將海水電解後製成 的氫氧化鈉與氫氧化鉀純度高,製程單純,算是半天然的產物。


 


手工皂為何只用氫氧化鈉()製作,而不用其他鹼類?


一般的鹼類雖然也可用來製皂,但皂化所需的溫度高,反應生成的熱不足以供皂化進行,所以不適合以冷製法為主的手工皂,而氧化鈉與氧化鉀雖可常溫進行皂化,但容易潮解變質,無法計算實際的用量,所以也不宜用來製作手工皂。


 


皂的清潔力會受水質硬度影響嗎?


水質硬度高代表鈣離子含量高,會置換皂中的鈉()離子生成不溶性的脂肪酸鈣,所以對皂而言它是一種汙垢,會 減少其他汙垢的處理量,但一般而言,能溶於水中的鈣離子含量並不高,所以耗損的清潔力有限。


 


皂的酸鹼值(PH)是多少?


脂肪酸鉀()PH值約9.2,如果沒有多餘的鹼,就是市售所謂的中性皂,而手工皂含有甘油,所以鹼性會略低一些,但不可能降到8以下,因為PH8PH9的鹼性相差十倍,相當於以中性的水稀釋十倍,就算皂含量低到20%,也降不了1;若以酸性物質來降低PH 值,則有酸鹼中和的問題,脂肪酸被釋出,除了降低清潔力外,更易造成皂的酸敗,因此耐儲又低PH值的皂必需添加抗氧化劑與防腐劑。


 


皂的鹼性有害肌膚嗎?


皂如果用鹼過量或皂化不完全時,遇水會有游離態的鹼,會刺激肌膚,使肌膚分泌酸性物質與皮脂,因此使用後肌膚會快速出油來中和鹼性;而熟成的手工皂雖然是鹼性,但並不會刺激皮脂分泌,使用後的乾澀感在乾燥後即可解除,這是因為脂肪酸鈉() 的鹼性不足以刺激皮脂大量分泌。


 


酸性清潔劑對肌膚比較好嗎?


「酸性洗劑對肌膚有益」是似是而非的廣告,因為肌膚正常的代謝物就是酸性的,皮膚還會為了不被酸鹼所傷害而分泌皮脂來自我保護,因此洗劑的酸性對肌膚並無助益;關鍵的問題在於洗劑會不會過度清潔,將所有皮脂洗去。因為過度清潔,對正常肌膚 而言會刺激皮脂分泌,但可能惡化為漏脂性皮膚炎;對富貴手、乾癬等皮脂再生能力差的肌膚而言,過度的清潔傷害更大,因為在弱酸的環境下,多數的細菌更容易孳生,若無皮脂保護,可能造成感染,使問題更惡化。


 


手工皂的甘油含量有多高?


手工皂的甘油是由油脂的三酸甘油脂分解而來,相同重量的油脂中,碳數越低的脂肪酸,甘油含量越高,如12碳的 三月桂酸甘油脂分子量為692,甘油分子量是92,甘油含量為13.3%18碳的三油酸甘油脂分子量是884,甘油含量是10.4%。而手工皂中的鈉分 子量是23、鉀是39,以「油脂+=+甘油」的反應式計算甘油含量時,鈉皂是8.4%~12.1%、鉀皂則為7.4%~11.4%;如加計用水,鈉皂降為 4.6%~8.7%、鉀皂(未液化)降為3.4~7%,因此除非有另加甘油,否則鈉皂中的甘油不可能超過10%,鉀皂液化後的甘油亦不可能超過5%


 


冷製手工皂時之溫度需刻意要求嗎?


部分DIY玩家很在意這溫度,油脂與鹼液之溫度都要求先降至常溫,以避免油脂的活性成份失效,但實際上,皂化反應是一放熱反應,產生的熱已足以使緊鄰的酶失去活性。所以要保留油脂中酶的活性,還是以超脂方式添加較可靠。而其它活性成分還是能保 留下來,因為冷製法的溫度還不至於對這些成份產生熱分解(持續高溫一段時間才會發生)


 


鈉皂的清潔力高於鉀皂嗎?


鈉皂的清潔力的確高於鉀皂,這是因為鈉的分子量較小,但此差異幾可忽略不計;而液化後的鉀皂因為經過稀釋的關係,所以清潔力差距拉大,為了方便比較,液皂才以真皂率標示清潔力,如真皂率為35%的液皂2克 ,其清潔力相當於真皂率為70%的鈉皂1克 。在實際使用時,因鈉皂為固體,較難溶解的脂肪酸鈉無法及時發揮清潔效果,因此清潔效果較同清潔力的液皂略低。


 


相同的添加物用在鈉皂與鉀皂的效果會有差異嗎?


會揮發的液體添加物如精油等,加入鈉皂時,會在熟成期耗損很多,加入鉀皂時耗損少,因此效果差異大,但不會揮發的則無明顯差異;固體添加物用於鈉皂時,有效成分萃取有限,但有按摩效果,而鉀皂則需先以水萃取後再加入,故水溶性成分萃取效果 較佳,但直接使用固體添加物則不宜。


 


如何判斷手工皂已經熟成?


手工皂的皂化率都低於100%,所以熟成後沒有多餘的鹼,測試方法有三:其一、用酸鹼試紙測試,但顏色判定易生誤差;其二、拿來洗臉,若不會刺激皮脂分泌即代表已經熟成,此法較精確,但具成品破壞性;其三、最古老的方法~用舌尖測試,如果無刺激感就表示皂已熟成,但此法需有經驗才能比較。


 


過度清潔有何特徵?


過度清潔就是清潔力太強,將保護皮膚的皮脂層完全洗去,所以會刺激肌膚迅速分泌皮脂,造成出油現象,而無法分泌皮脂的毛髮則會一直處於乾燥狀態,但頭皮部分會伴隨旺盛的油脂分泌。因此使用後的油脂分泌狀況可做清潔過度的判斷依據。


 


用皂洗頭會因皂垢而使頭髮乾澀、糾結?


首先說明皂垢是白色的脂肪酸鈣(),它不溶於水,一般肉眼可見,所以如果洗後頭髮有雪花片片才是皂垢。但一 般是看不到的,因為造成髮絲乾澀糾結的原因是皂的陰離子附著於髮絲,所產生的靜電現象所致,當髮絲乾燥後吸收空氣中的陽離子即可自然解除。若要快速潤絲的話,用酸性的醋或檸檬汁浸泡沖淋即可恢復柔順。如僅以油脂來潤絲,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製作手工皂要用多少水量?


水在製皂時的角色並非參與皂化反應,而是協助反應進行,它能溶鹼,幫助乳化,因此是不可或缺的媒介,至於用水量之計算有兩類,一類是與油量連動,如純橄欖油所製的老祖母皂,油水比為72:28;一類是與鹼連動,這是現在普遍採用的算法,常用的用水量是鹼重量的2.3~2.6倍。如果水量不足,常會有乳化不均(稠化時有透明膠體)的現象,而水量太多時則會延長皂化時間與熟成時間,成皂後 有縮水現象產生。


 


用皂洗碗能洗得乾淨嗎?


皂利用泡沫包覆油汙,讓人可用水將它沖走,但因為皂的界面活性低,沖水時也會讓活性失去而讓油汙有機會重新附著在下方的碗盤,所以只要不將尚未沖洗的碗盤置於其下,就會很容易洗淨了。界面活性低是皂的特性,讓它不易殘留在碗盤,也因此被重 視健康與環保者重新採用。


 


用手工皂洗衣服會有皂垢產生嗎?


在硬水地區會產生皂垢,在機洗的情況下,較易附著於衣物的纖維上,久之易因其中的脂肪酸氧化而使衣物變黃,因此在洗衣機最後一次以清水清洗時加入檸檬酸或醋即可除去皂垢並使衣物柔軟;若是手洗的狀況,皂垢會隨泡沫沖走,附著的機率降低,不 加酸也能維持潔白。軟水地區則無皂垢問題。


 


用皂基加工做的手工皂比較差?


皂基一般是以中和法熱製而成,所以不一定含有甘油;如果是透明皂基,則會加入蓖麻油與酒精,較不適合乾性敏感肌膚。因此須確實了解所用皂基的特性並改善其缺點,才有可能提升皂基加工皂的實用性,否則還是當成美勞工藝作品玩賞比較好。


 


用皂沐浴不易產生泡沫?


手工皂的起泡力與油脂配方有關,當不飽和油脂含量越高時起泡力越差,因此建議使用浴球或幕斯瓶來促進起泡,提升洗感。


 


本草植物精華如何萃取較佳?


本草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可分為油溶性與水溶性,因此萃取的溶劑以水與油為主,萃取時皆需考慮溫度與時間對成份的影響,如香草類萃取溫度越高、時間越久則揮發性物質流失越多,而綠茶的兒茶素則耐高溫,時間越長萃取效果越佳。但油溶性成份的萃取 普遍以低溫長時間的萃取效果較佳。

Q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精油香水DIY須知


準備DIY精油香水時基本須知



坊間的說法是用酒精加水,還指明要植物酒精,我們建議您就用:酒,因為酒就是酒精加水,還保證是純天然釀造的植物酒精勒,什麼酒最適合?

 伏特加,琴酒,龍舌蘭都很適合,因為他們都是植物發酵的烈酒,酒精純度與成分都夠高,本身也屬於「乾淨」的氣味(所以常用來調酒),琴酒其實就是杜松莓釀造出來的,所以也稱為杜松子酒。

Gin,杜松子酒--也就是琴酒,是用杜松子釀的,味道最清澈乾淨,妳可以從著名的「新加坡司令」「馬丁尼」這些酒都是gin based,大致掌握gin的方向。

所以gin走的是「清澈」路線,搭配的以清澈的氣味為主,例如妳想凸顯薰衣草精油的香味,就只用薰衣草精油配上gin,最多加點雪松精油作為後味即可。

Vodka--是以穀類為原料,越冰越貼近原味,我自己都是用冰在冰庫裡一年以上的酒來調,所以收斂但持久,配合木味,脂類系列的都很好。

tequila,龍舌蘭--是極熱的來源,來自沙漠中的仙人掌,所以口感辣嗆,甚至有點割,用來搭配果類,花類,正可以凸顯passion的一面。

那要加什麼精油呢?----這就要看您喜歡什麼味道了,除了主要的調性之外,也別忘了有前中後味的組合,如此才不會向您所說的,味道一下子就沒了。

前味就是第一個出現的味道,通常為花草類與果類,果類會最明顯,這類的氣體分子最小最活潑,所以也不持久。中味就是反射氣味,大約是聞了一陣後,給大腦的訊號。

所以就算同一種成分,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中味認知。什麼是後味,其實就是定香成分,也就是加入氣味最持久的精油,一般推薦以樹脂類的為主,例如安息香精油檀香精油乳香精油

如何運用精油的味道

首先要把握基本要領是:你必須非常清楚的認識這些氣味,悶著頭亂加只有浪費而已,如果您平常有使用負離子擴香器的習慣,那是最好,因為同一種精油在瓶子裡透著瓶口聞與擴散出來聞是不一樣的,而同一種精油中,含有分子大小不一的成分,也會使得它自身的氣味隨時在變,也就是說,單一的精油本身就有前味中味後味的變化。所以一定要非常熟練您手邊的基本精油。

另一個原則是:有些「單獨聞不好聞」的精油,但是「氣氛強烈」,也適合用來搭配。它最大的目的是:修正。

例如,甜橙精油的氣味單純明朗,就是果類固有的快樂明亮的氣味,如果你故意在其中加上特定比率的茶樹精油百里香精油,會使得原本簡單的味道,「修正」為帶點深度的味道,讓它的氣味更耐人尋味些。

另一種玩法就是善用葉類精油,如芳樟葉與木類的調配性,葉的氣味其實很明顯,例如芳樟葉精油與花梨木精油、冬青木精油,經過合適的調和比率後,讓冬青木精油的甜味與涼味被芳樟葉精油修飾出深度,反而能出現類似桂花精油的甜香味,且需擴香散發至一定的清淡才行(過濃直接聞也不行)

精油香水建議DIY配方

在你有把握自行開發前,不妨先利用以下的配方練習之,等到有把握了,再調出自己喜歡的專屬氣味。其實您可以發現,只要十幾滴的精油,就可以調出一瓶氣味持久、純天然的精油香水,就經費投資來算,精油香水其實是相當划算的!

適合女性:
龍舌蘭30ml
安息香精油10d
薰衣草精油20-30d
依蘭精油10d

材料與方法:
因為安息香精油為樹脂類,很重且不易溶解,
全部配方加入後,稍微搖晃,使之均勻(類似油糜狀),
然後用晶露50ml噴頭瓶裝起來,先冰在冰箱,
靜置約1hr,就可以試試......

適合男性的香水:

材料與方法:

伏特加30ml,最好先冰在冰庫裡至少3 天,牌子最好是"Absolute"。
倒入容器後,先滴入檀香精油20d, 依序是
絲柏精油10d,芳樟葉精油5d,雪松精油10d。
攪拌均勻,變成乳白色乳糜狀,倒入晶露噴頭瓶中
放在冰箱,一小時後取出。
因為檀香精油極重,還是會有分離現象,所以使用前要搖一下。
然後妳就可以試試看啦,絲柏精油與芳樟精油的前味,雪松精油的中味,檀香精油的後味,最適合男性!

這個配方與之前的配方,正好各自適合男性與女性,其顏色也很恰巧的各為乳白色(男性)與淡黃色(女性)


伏特加的冷酷,乾淨,率直,與龍舌蘭的熱情,複雜,隱隱帶點苦澀味,正是絕配,有心的精油玩家,不妨一試!

果香系

的用琴酒當底,前味是橙花精油,中味佛手柑精油,後味是乳香精油,比例,橙花精油佛手柑精油乳香精油 = 3:2:3
因為佛手柑精油的味道夠重,所以不能加太多,蠻溫暖的味道耶!

由於是DIY的使用前請先測試會不會過敏^^

Q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您要翻模時,



這時候一定要有原型才能翻模喔,



今天要講的,就是這個原型


 


我猜想,很多人會把凡士林或脫模劑,與這個表面處理混為一談。


今天講的是原型表面處理,不是模具上凡士林或脫模劑.....



 


 



記得喔,



不是每個材質的原型



都是可以直接翻模使用的。



在這之前,若有朋友不確定,



或是也不曉的到底會不會咬模



這時候,我會請DIY玩家,



先做一個動作,



先處理原型的部分



 



因為有些材質,需要經過表面處理



不然,最糟糕的就是……………..



模具固化後,整個矽膠(狠狠的)咬住原型



這就是最直接的呈現給你看的失敗冏樣。


 


 有些材質,當翻模矽膠一灌進去,


矽膠一接觸到原型時,就是產生反應,整個咬住。


 


以下分享的方式,原理是讓翻模矽膠一接觸時,


接觸到的,並不是原型的表面,而是處理過的表面。


所以才不會產生所謂的咬模反應。


 



 



怎麼使用呢?



其實粉簡單,這也是我們的經驗與過程,得知的小結果。



請先準備一個紙板



還有一罐透亮漆或亮光漆


(都可以,一般五金行就有賣囉) 龜龜家沒有喔!!!


 



 





【使用操作步驟】


 



把原型放在紙板中間


 



 



然後準備透亮漆,要在表面噴上均勻的一層,這就是所謂的表面薄末



記得,一定要均勻噴上,然後等表面乾了,再接下一個步驟,


不然就沒有效果,就還是會……………….咬模喔。



 


何謂均勻的噴上呢?



想當初,龜眉也想用這招,結果被師父,攔下…..等等



先給大家看一下,錯誤的示範


 




 


 (錯誤點在於:不能直接拿著噴頭,對準原型噴..........)


 


 


 



所以大家記得!!



所謂的均勻噴上



是如以下的方式



這樣子中間的噴量才是均勻的。


 


箭頭的意思,是噴頭的方式,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


所以,若是直接朝著原型噴,


不是過多,就是沒噴到。


 




 


 



 


 


 表面處理OK後,要等表面那一層薄末乾。


才可以接下來的灌注,那就是這樣子囉。


 


原型表面處理不難~到這邊告一段落囉~


 


 


 


 


 


若有任何問題都能在以下回應交流喔!!



 


 龜眉在信韓部落格報導完畢

Q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aOH(鹼)是危險物品!此文章版權所有:uki☆uki☆sekken-life
原始文章連結:苛性ソーダーって危険?
依然是小銀杏的隨性翻譯...


■作香皂和作甜點是兩碼子事兒

一些手工皂相關書籍或介紹手工皂的網頁上會寫著: 製作手工皂所需要的道具都是做一般料理會用到的,打蛋盆,打蛋器,量杯等,所以只要小心使用NaOH的話,和作甜點沒有太大的差別......
我並不贊同這樣的說法。材料的安全性才是決定性的重點。

作皂不可欠缺的化學藥品NaOH(鹼),在日本的藥事法上被指定為[毒,危險物品]就是非常危險的化學藥品。我本身是在化學物質安全性測試的研究所工作,NaOH在使用上是需要非常小心的物質之一。在我們的實驗室中,需要使用到NaOH的時後,一定要帶上護目鏡,手套,然後在受管制的區域內作業。作皂用的NaOH水溶液(鹼液)的濃度約在30%,如此高濃度的鹼液的危險性是非常高的,沾到皮膚的話會侵蝕肌膚,僅僅1滴的鹼液噴到眼睛的話,即有可能造成失明。[鹼]本身就有侵蝕肌膚的性質。市面上販賣的瓦斯爐用清潔劑或除霉劑等,都含有可以分解油和蛋白質的NaOH,作皂所用的鹼液濃度,比除霉劑中的鹼濃度還要濃上50倍。

將如此危險的藥物帶進家中,保管與使用上都要非常小心。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會很小心的使用,但在逐漸熟悉之後,不論是誰都可能會掉以輕心,大半的事故都是這樣發生的。

下面我列出了幾個使用NaOH作皂的注意事項。

■使用NaOH時的注意事項

溶化NaOH時,不可使用果醬瓶

使用會急速發熱的藥品時,不可以使用厚玻璃器皿,這是在化學實驗室工作的人都有的常識。
因為高熱的關係,玻璃器皿的內側會膨脹。而將裝有發熱狀態的NaOH的器皿放到冷水中進行冷卻時,器皿外側因低溫而收縮,器皿的內側與外側會發生扭曲現象,而造成整個器皿底部裂開脫落,或是爆裂,這時裡面的鹼液就會四處飛濺而造成危險。


不可將水倒入NaOH中

這在化學實驗上也是常識。
NaOH溶於水中時,會急速發熱。如果水量少的話,甚至會發生突沸的危險狀態。
正確的溶解方式是小心的將NaOH倒入水中,這樣才安全。


溶解NaOHは要在通風處或換氣扇底下進行

高熱狀態的NaOH會散發含有NaOH的蒸氣,這蒸氣會傷害鼻腔的黏膜。所以溶解NaOH的時候一定要在通風處或是換氣扇底下進行。


絕對不要使用電動打蛋器

將油和鹼液混合的時,需要長時間的攪拌,隨時都可能發生皂液四處飛濺。
有些人會使用電動攪拌器攪拌,這是非常危險的方法。
皂化途中黏稠的皂液如果噴倒皮膚上的話,是不太容易掉落的,就像是塗了加了強鹼的乳液一樣。萬一噴到眼睛去的話,是非常危險的。


要注意小孩與寵物

在皂化的過程一直到入模為止,通常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
這期間家中有小孩或是寵物的家庭特別容易發生事故。
您是否有遇到家中的孩子把皂液當成點心而想去碰觸讓您心驚膽颤情況呢?


使用醋水中和是沒有意義的

將皂液入模後,打皂所使用的打蛋盆,打蛋器等器具,都會黏著像強鹼乳液的皂液,處理上需要特別小心。雖然有些書上提到可以噴上醋水中和,但實際上因為皂液的油份很多,它會將醋水彈開,根本無法順利中和,使用醋水去噴含有皂液器皿的話,反而會更難清洗。


作皂後的垃圾也要小心處理

在整理收拾後所出現的沾有皂液的紙或報紙,也需要小心的處理。
別在拿垃圾出去的時候碰觸到,要將垃圾包好,也別讓收垃圾的人有沾到的機會。

在快樂作皂的同時,也別忘了有如此潛在的危險性。
另外在別篇文章有介紹使用寶特瓶簡單又安全的作皂方法



此文章版權為uki☆uki☆sekken-life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原始文章連結:苛性ソーダーって危険?
Copyright(C) 2004-2005  
uki☆uki☆sekken-life All rights reserved. 
Never reproduce or republicate without written permission.

-----------------------------------------------------------------------------------------------------------------------------


此文出處:


小銀杏的塑皂生活

Q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